简体中文  English
首页 研究方向 研究队伍 研究成果 实验室动态 联系我们
 

 

首页
研究方向
  •     空间机构
  •     刚性折纸
  •     厚板折纸
  •     可展结构
  •     超材料
  •     机械智能机器人
研究队伍
  •     教授
  •     博士生
  •     硕士生
  •     本科生
  •     交流生
  •     已毕业学生
研究成果
  •     期刊论文
  •     会议论文
  •     专著
  •     博士毕业论文
实验室动态
联系我们

 

 

折纸螺旋结构的手性转化与层级手性传递

From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ate: 2020-05-15

        2020年5月,天津大学陈焱教授课题组受折纸启发,设计了一种具有可调节手性的螺旋结构,通过机构运动分岔实现了该结构左右手性之间的相互转化,并通过改变基本组成单元间的连接方式,实现了该结构从基本单元到整体结构间的层级手性传递。相关研究成果以“Helical structures with switchable and hierarchical chirality”为题发表在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( https://doi.org/10.1063/5.0005336)。
        研究背景:
        手性是生物和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,指物体不能通过纯平移或旋转与其镜像相重合。手性对物体的力学、光学以及电磁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,是近年来生物、化学、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。然而,由于加工方法和相关技术的制约,在人造结构或材料中实现不同手性的相互转换及手性的层级传递,具有很高的挑战性。针对这一问题,本项工作基于折纸技术设计了具有可调节手性的螺旋结构,并利用机构运动学理论实现了手性转换和层级手性传递。
        研究进展:
        作者首先以eggbox折纸结构为基础,构造了具有左手和右手手性的基本折纸单元,通过连接不同的单元,得到了具有不同手性的螺旋结构(图1)。进一步研究了该结构几何参数对其手性的影响,实现了该结构手性的调节。

   

   

图1 基于折纸的手性单元与螺旋结构

        对于人造结构而言,其手性通常在设计中已经确定。由于左右手性结构的构造不同,要实现手性转换必须改变其构型。作者利用刚性折纸与连杆机构的运动学等效性,将具有手性的折纸螺旋结构转换为杆件结构(图2),通过机构运动分岔,实现了该螺旋结构左右手手性间的转化。

   

图2 不同手性间的转化

        最后,作者通过改变手性单元间的连接方式,设计了一种具有层级手性的螺旋结构(图3)。该结构具有主次两条螺旋线,可实现手性从单元到整体结构之间的传递。进一步讨论了几何参数对该结构的螺旋特性及能量的影响。研究发现主次两条螺旋线虽然具有相同的手性,但其螺旋特性完全不同,使得该螺旋结构具有两个完全折叠构型。

   

图3 层级手性螺旋结构

        未来展望:
        此项工作为设计和制造手性超材料奠定了理论基础,将推动手性折纸结构在电磁超材料、航空航天多功能变形结构及仿生机器人中的应用。同时,它也为探索自然界中的手性机理提供了理论模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 
联系我们 | 版权所有 © 2013-2023, 保留所有权利.
详见: 天津大学 | 陈焱 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