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论文——通过改变山谷线排布来编程double-corrugated折纸超材料的力学性能
From: Date: 2024-10-21 折纸超材料以其独特的变形模式和优异的力学性能,近年来备受关注。如何编程调控这些性能成为了工程应用中的关键问题。然而,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设计角度、面板边长、折叠角度等几何或材料参数的调整上,忽略了折痕图案中山谷线排布的作用。实际上,正是这些“看似简单”的山谷线设计,决定了折纸结构的几何形态和力学表现。
图1 基于double-corrugated的折纸超材料
图2 几何尺度与泊松比的变化规律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,团队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实验,研究了这些折纸超材料在准静态压缩条件下的变形过程和力学性能(图3)。由于这些折纸超材料遵循刚性折纸的变形模式,团队基于固定的塑性铰链模型,构建了力学性能的参数化模型。在此过程中,通过计算压缩过程中瞬时角度变化率和总角度变化量,得出了不同构型下材料的归一化刚度和比吸能变化趋势(图4)。
图3 不同折纸超材料的变形过程和塑性应变云图
图4 瞬时角度变化率和总角度变化量 为了进一步探索折纸超材料的力学潜力,研究团队基于通路方向相同构型在几何尺度上的关联性,将其进行混合排列,构建出几何特性更加复杂的混合超材料(图5)。这种混合超材料不仅在几何形态上更为多样化,还在力学性能上展现出独特的特点。具体而言,混合结构中的比吸能主要受压缩过程中总角度变化量的影响,并且由参与混合排列的折纸单元的数量和种类决定。通过合理搭配不同单元,可以实现超材料比吸能的编程设计,从而为满足不同应用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。
图5 混合折纸超材料 关于混合折纸超材料的刚度特性,以DC-M为例,该结构中连接上、下层折纸单元的折痕相对较少,导致压缩过程中应力传递不足,结构内的变形无法在整个超材料中同步传递。这导致刚度较低的DC-2单元首先发生变形(图6,应变0-0.43),从而使得整体刚度有所下降。当上下两层接触之后,结构整体同步变形(图6,应变0.43-0.68),使得整体刚度增加。应力-应变曲线中展现的梯度刚度特性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现象(图7)。因此,通过调整折痕图案中的山谷线排布,能够精确编程和调控折纸超材料的变形模式和力学性能。这一策略不仅为超材料的精细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,还增强了设计的灵活性与多样性,为未来超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全新思路与可能。
图6 混合折纸超材料的变形过程和塑性应变云图
图7 混合折纸超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力学性能变化 上述研究论文近期发表于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: Mathematical,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期刊。论文的通讯作者为天津大学陈焱教授,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博士生李梦岳。该研究系统探讨了山谷线排布对折纸超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,揭示了山谷线改变与超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内在机理,为超材料力学性能的编程调控提供了全新的思路,特别是在能量吸收与可调刚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Li M, Peng R, Ma J, Chen Y*. Programm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ouble-corrugated metamaterials by varying mountain-valley assignments.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: Mathematical,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, 2024, 382: 20240004. |